萌桥茶网
首页 > 红茶 > 坦洋工夫茶的来源

坦洋工夫茶的来源

相传清咸丰、同治年间(公元1851——1874年),坦洋村有胡福四(别名胡进四)者,试制红茶成功,经过广州运销西欧。深受欢迎,以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,接踵而来并且设洋行,周围各县茶叶都渐云集坦洋。坦炒工夫名声就不胫而走,自从光绪六年到二十五年(公元1881—1936年)的50余年,埕洋工夫年年出口均上万担,其中1898年出口为3万余组。坦洋街长一公里,设有茶行达36家,雇工3000余人,产量2万余担。收条范围上到政和县的新村,下到霞浦县的赤岭,方圆数百里,境跨有七、八个县,成为福安主要红茶产区。后因为抗日战争爆发,销路受阻,生产遭严重破坏,坦洋工夫产量锐减。到50年代中期,为恢复和提高坦洋工夫红茶的产量和品质,先后建立国营坦洋、水门红茶初制厂与福安茶厂,实行了机械化制茶,引进并繁殖了福鼎大白茶、福安大白茶、福云等优良茶树品种,到1960年产量增加到5万担,创造历史最高水平。后因为茶类布局的变更,由“红”改“绿”,坦洋工夫尚存无几。经有关部门的努力,坦洋工夫又有所恢复和发展,1988年产量达8000余担。

标签:

猜你喜欢

金骏眉红茶 坦洋工夫茶的文化
世上最早发现并利用茶的人据说是神农氏。相传在公元前2737年时,他意外地喝到加了野生茶树的叶子所煮沸的水,觉得神清气爽;另有一说是他尝百草中了毒,但藉嚼茶...
冰红茶 艾薇儿 坦洋工夫茶的形态特征
明洪武四年(1371年),当地茶农从野生丛林中发现一株神异的古茶树,遂将母本原株移到家园,经悉心培育分离选育出有性群体小叶种。 该茶树为灌木型,树高2米左...
红茶和黑茶的区别 坦洋工夫茶形态特征
明洪武四年(1371年),当地茶农从野生丛林中发现一株神异的古茶树,遂将母本原株移到家园,经悉心培育分离选育出有性群体小叶种。 该茶树为灌木型,树高2米左...
上海红茶馆 坦洋工夫茶土壤特点
境内山地基本上呈现带性的垂直分布规律,属于带的红壤和黄壤带。土壤质地母岩立地条件较好。由于湿湿多雨的气候条件,有利于成土母质的风化分解,盐基物质的淋溶及富...

强力推荐